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直动态
【优秀志愿者】全省优秀老干部志愿者风采系列报道之一:李林樱

发布时间:2020-12-29   来源:成都市政府办公厅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日,省委老干部局发出通知,通报表扬全省100名优秀老干部志愿者,我市市政府办公厅退休干部李林樱等7名优秀老干部志愿者获得表彰。这次受到表彰的7位老同志是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和蓉城金秋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他们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同时,发挥余热,默默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他们以朴实的行动诠释了最美的价值,以真挚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他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昂扬向上的激情,续写着“老有所为”的精彩华章。即日起,蓉城金秋微平台陆续推出“全省优秀老干部志愿者”风采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李林樱:初心不改书写精彩公益人生

李林樱,成都市市政府办公厅退休干部,1996年5月退休。退休前,系《城市改革与发展》杂志社总编辑,全国改革报刊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期刊协会副会长,第六、第七届四川省政协委员。退休后,她由于文学创作成绩突出,入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被遴选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2020年被评为全市蓉城金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发展

李林樱认为,“退休只是岗位的转换,并不是人生追求和贡献的终止”,因此退休后,她利用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先后发表和出版各种文学作品数百万字。许多作品在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多次获得四川省及全国性奖励。1997年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世纪丰碑——成都府南河工程纪实》获四川省优秀报告文学奖;1998年出版反映二滩电站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雅砻江的太阳》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省最佳图书奖及省文学奖;2000年出版反映农村先进人物的长篇报告文学《山风浩荡》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共和国的脊梁”全国大型征文一等奖。

2001年至2002年,李林樱孤身一人自费考察了长江上游七省市的上百个县(市),行程数万里到达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调研,在2004年出版长篇报告文学《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相继发表评论,被誉为“生命的呐喊,精神的旗帜”,四川日报在《巴蜀之子》中发表了专题报道。此书2005年获“中国报告文学第四届正泰杯大奖”,2006年再次获得四川省文学奖。

2005年发表的专论《为绿色文明呐喊》,2006年在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与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国际交流评选活动中获国际优秀作品奖;2004年至2005年,李林樱再次孤身一人重上青藏高原,对黄河流域九个省进行考察,2006年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啊,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重点扶持作品。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年届七旬的李林樱除积极捐款捐物外,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即要求到灾区采访。她是中国作家协会抗震救灾采访团中年龄最大的成员,长期深入灾区第一线,创作和发表了大量中短篇报告文学以及长篇报告文学《五月·国殇·成都人》《解开灾后心灵密码》《都江堰告诉你——灾后重建纪实》等,共70来万字。《五月·国殇·成都人》获“中国作家创作年会”一等奖,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列为纪念“5·12”一周年重点作品。


自2015年以来,李林樱又用五年多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天府长歌》。全书近五十万字,通过几位出身不同的女主人公们的生命历程,反映了从20世纪之初到抗日战争胜利,多灾多难的川渝人民所经历的苦难和牺牲,歌颂了普通民众和仁人志士们的民族气节和牺牲精神,以及在反侵略的民族战争中,逐渐增强的民族凝聚力。为创作此书,李林樱曾阅读大量有关历史资料,除成都外,还到重庆、大足、荣昌、隆昌、自贡、宜宾、南溪、仁寿、三台、西充、通江等地向有关人士进行采风,阅读大量当地档案。此书稿现已交四川人民出版社准备出版。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李林樱同志又采访和创作了《位卑未敢忘国忧——记民建会员、民营企业家何雄》一文,宣传何雄积极投身国防建设和抗击新冠病毒的先进事迹。此文曾在《民建成都》《民建四川》等媒体刊出,5月6日人民日报也以《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刊登。

热心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除了写作外,李林樱还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自2013年以来,曾三次亲赴贫困地区巴中市通江县进行考察和扶贫,向柏林湾社区乡村讲习所和村民介绍了成都宝山村等地艰苦奋斗、摆脱贫困、共同富裕的经验,并先后向该村捐款近三万元;向成都市善道筹医疗救助中心捐款2000元;参加了民建助力丰宁满族自治县光伏扶贫专项行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应邀向成都市草市街街道干部宣讲抗日战争;应邀向民建成都市妇女委员会、锦江总支等单位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家风家教等专题讲座;曾多次参加大学和图书馆等单位举办的公益性讲座;为通江县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引进无偿援助资金10万元;向希望工程及贫困群众赠书、赠物、赠款近4万元;将《都江堰告诉你》的全部稿费(约5万元)赠送给了地震灾区。作为成都市挽救失足青少年协会理事,她曾深入“问题学生”和“特殊学校”进行考察,写出了报告文学《救救我们的孩子》《互联网,让你欢喜让你忧》等优秀作品。

编辑:凌发堂    张华兴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共成都市委老干部局 蜀ICP备15034785号

技术支持:六合远教(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400-028-2010 cdycjy@126.com

访 问 量: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仅限于内部交流学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