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蓝而上
昨天 成都蓝!
今天 成都蓝上加蓝!
翻一下成都人全年的朋友圈
算了下 有“三高”
蓝天 雪山 朝霞
刷屏指数高高高
Hey!成都是世界上 唯一
能远眺海拔7000米以上雪山的
千万人口级特大中心城市
知否?知否!
成都人就是喜欢打望,打望史一千三百年起步,蓉漂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就是铁证。
早起推窗,蓝天之下,城市和雪山同框,高楼与金顶共辉,直接把成都美成了仙境。那种从头发丝丝儿渗到脚趾拇颠颠的幸福感,就好比喝了三天稀饭后,突然有盘油亮软糯、可透人影的蒜泥白肉摆上桌,还能供你敞吃。
用数字量化,这种幸福感或许更难得。去年,在成都共计56次(即56天)出现蓝天之下遥望雪山的记录。今年,截至9月15日,全市优良天数201天,首次结束了重污染天!平均每周一次蓝天雪山刷屏,并不凭中彩票般的好运气。
成都蓝天的“难-蓝”进化史了解一下?
从太难到太蓝
↑这些关键词的共同指向非常明确——在成都看到雪山太难了,盆地,水汽多,阴雨天多,能见度低,加上城市发展快速,天际线增高等重重因素叠加。
就像通关打怪,在天气不给力的基础下,成都拿出勇气向“治污”宣战,过去两年关闭了14148家“散乱污”企业,同时帮助2万多名“散乱污”企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以2013年全国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为基准。
2017年,成都PM10、PM2.5年均浓度双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5天,增加了103天。
2018年,优良天数达251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6天,更是一举摘得了联合国2018年度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
2019年1月1日~9月15日,全市优良天数201天,首次结束了重污染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168个城市中排第76名,同比提升44名。
“狠蓝”的成都勇气
“14148”背后是由速度规模导向转向质量效益导向的坚持,但成都拿出的勇气还远不止此。
极米,成都土生土长的一只独角兽。8月,去年底宣布落户宜宾的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项目开工,主攻产品生产,这也是成都与宜宾“加强区域合作,共推南向开放”签约合作后的第一个项目。极米CEO钟波说,此举双赢,能带动宜宾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也能帮助极米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使产品辐射到更多产业。
双赢,甚至多赢,是企业需要的,更是成都需要的。过去两年,成都调迁了1102家企业到各市州发展,这是个大动作,调出空间用于更适合成都发展的产业聚集。
这甚至是个革命性动作,打破城市发展地理边界,形成产品卖到哪,企业投资在哪,哪里就是城市边界的共识,这是思想观念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塑再造。
“1102”背后便是这座城市突破区域局限,与兄弟城市携手,推动干支结合的担当。
成都蓝上加蓝
有人做过统计
2018年远眺雪山的56次记录
比2017年多出6次!
6次 可能只是你一个月烫鸭肠毛肚的次数
之于一座城市 不做好提前布局
6次真的没那么轻松
这也许要归因于一场变革
过去,在市中心,开发强度一度超过80%,局部区域每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万,交通拥堵等大城市顽疾开始凸现。更为重要的是,仅靠耗费土地资源,以及低廉人力成本等参与竞争吸引投资,“赢”来的只剩空气中越来越浓重的PM2.5。显然,这样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怎么办?一场由低成本要素驱动转向创新生态驱动的变革正在进行。
在这座城市,创新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源聚集;生态的核心,就是具有竞争优势的要素聚集;创新和生态的载体,就是推动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建设。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遍布全市的66个产业功能区,从概念到实体,呱呱坠地,续写着关于塑造城市未来新形态的成都方式。1-7月,成都产业功能区新签约引进397个项目,总投资5126亿元,在成都新引进重大项目中占比超9成。
所有成都人 正在参与编辑
一座城市的发展基因
重构一座城市面向未来的战略竞争优势
而这 势必会成为蓝天之下
远眺雪山美景的强大底气
你看到的是蓝天 雪山 朝霞 “三高”
你“肉测”的是成都“三高”
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
高效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