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和松,1938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1955年12月应征入伍,分配在成都预备三师通信营,次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军官学校学习有线电和无线电专业,1960年4月毕业,分配在步兵54军388团工作,历任排长、干事、宣传股长、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等职务。
1982年12月转业后,先后担任中共成都市青羊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总工会主席。在任区总工会主席期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受到国家级奖励1次、省级奖励2次、市级奖励4次,曾被评选为“青羊区关心下一代十大感动人物”。
年轻时的任和松(左起第三)
加强学习 提升起点
在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志愿服务中,为了能让农民工、待业青年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与实用技能,任和松不顾自己年迈,又重新拿起了书本,自学了档案学、营业员、家政员、保安员、保洁员、物业管理员等专业知识,先后深入到31个街道、社区、村落上辅导课127场次,培训了营业员、家政员、保安员、保洁员、物业管理员等6350人次,并协助结业人员安置在家乐福、摩尔百盛等单位工作4052人次。
“退休不忘身有责,时刻不移公仆心”,凭着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任和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3年,被北京方圆认证公司聘为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认证专家组成员,并参与了四川省劳务公司,四川省路桥公司,仪陇县劳动局下属公司等的认证评估工作,业务水平被认为专家级水平。
任老深入街道(社区)上辅导课
坚守责任 扶贫助学
作为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同志,任和松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富强,希望就在青少年身上。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帮助青少年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教育素质,为祖国的未来积极输送人才。多年来,他一边照顾身患癌症的妻子,一边坚持为贫困青少年提供就学、就业机会。
任老(左一)和孩子们在一起
2004年,他主动联系区委老干部局、区妇联等单位争取经费,解决了4个贫困青少年的温饱问题,帮助4名刑满释放青年就业;
2006年,帮助边远少数民族无业贫困青年喇娜免费就读成都电大财经管理学院;
2009年,协调解决都江堰3名受灾贫困青年免费上了大学;
2012年至2016年分别为盐源县陈焱等4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解决他们入学、工作问题……
红色传承 不忘初心
对于过去,每位老同志有不同的感受。任和松认为应该把过去的经历、生活转化为精神食粮,在社会上积极传递正能量。1998年,他牵头组建了青羊区首个中老年文艺工作团,其中包括两个合唱团、三个舞蹈团、一个曲艺组、一个音乐创作组,总人数达342人。在没有经费支撑的情况下,与人合作出资购买钢琴、定服装、做道具,联系培训课堂,聘请专业指导教师。就这样,凭着一股拼劲,文艺团在他的组织下先后参加8次成都市系统会演,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含创作奖),三等奖2个,优秀奖若干个。
组织老年文艺团下乡演出
近年来,在区委老干部局“家风教育”活动中,任和松积极发挥作用,深入社区、走访家庭,创作表演了《孝亲敬老记心头》《家风吹开万家门》《美好家风代代传》等曲目;在深入简阳开展对口扶贫时,他创作编排了《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心里甜》等曲目;2018年,他将所创作的209首歌颂共产党、赞美改革开放、讴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曲目编印成《歌声飘过四十年》,发往成都市各区(市)县,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地,受到广泛好评。
默默无闻 奉献自我
任和松常说,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活着是一种幸福,更担负着一种责任。1997年退休后,除了平时周一至周五的志愿服务工作,每周六还坚持加班,这一坚持就是22年。22年里,他先后担任区委老干部局蓉城金秋志愿者、成都电大财经管理学院关心下一代志愿者、青羊区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青羊区为老服务志愿者、成都铁军关爱参战老兵志愿者。
退休后的任和松留给家庭的时间很少,几乎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1990年至2008年期间被聘为省、市商务系统地方志办公室执行主编,编辑出版了《四川省商务系统抗震救灾志》《成都市商务产业发展二十年》《大灾创辉煌》等书籍;2009年在受聘为青羊区委党史研究室执行主编期间,为了史料真实可靠,他不仅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更以年迈之躯登门走访了近50名老同志,老干部,先后编写了《青羊区党史》(第二卷、第三卷初稿)、《重要党史资料汇编》《青羊区大事记》等资料。同时还编写了《青羊区建区七十年》《青羊区工会改革开放四十年》等18本书籍。
任老参加学术研讨会
发挥作用不是挂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行动中。任和松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到了。他说,过去的成绩是芳华的追忆,现在的出彩是夕阳的光辉。老干部要永做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中奉献,在平凡中书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