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就走过了80多个春秋,亲眼见证了蓉城的昨天和今天,变化之大,拿一句话来形容——新旧社会两重天,令人感慨万千!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出生在天府之国的成都,我的童年正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艰苦岁月,八年抗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贫穷、饥饿和恐吓(跑警报),那时的成都,城市建设十分落后,既没有高楼大厦,又无大型工业,仅有一些手工作坊,破烂的街道、昏暗的路灯、民不聊生、度日如年,这就是解放前,成都的写照。
“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2月25日,成都解放了,成都人民欢欣鼓舞,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解放后的成都,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今天的成都与解放前的成都,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我为成都的变化而骄傲,更要为成都的新建设、新风貌点赞。
经济建设突飞猛进 综合实力名列前茅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与时俱进,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招商引资,吸引了世界500强,纷纷落户成都,大大提升了成都的综合实力,使成都一跃成为全国前十名GDP过亿的城市、全国最佳宜居城市、全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科创中心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更值得骄傲的是,经国务院批准,将成都定位国家中心城市,这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要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需要一定条件作支撑,如经济、科技、开放程度、创新等,而成都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可见成都的综合实力十分雄厚。
城市交通 四通八达
城市建设,交通先行,在这方面成都做得非常到位,市区街道,宽阔、平坦、整洁,黑色的柏油路面,白色、黄色的路线标识和斑马线,十分显眼,配以路标指示牌和交叉路口的红绿灯……各种交通设施,一应俱全,指引各种车辆、各行其道,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成都交通的硬件设施,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前些日子,我到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地旅游,这些城市的交通设施和街道规划,与成都相比,大有逊色,就连台湾的台北、台中和高雄等城市的街道、交通设施等都远远落后于成都。
成都的轨道交通,如雨后春笋,建设速度之快,令人叹服。记得十几年前,媒体报道,成都要修地铁,对这一消息,大家既高兴,又半信半疑,成都掘地三尺就是水,能修地铁?可曾几何时?地铁一号线就建成通车,紧接着地铁2、3、4号线也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大大缓解了市区的交通压力,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如今,方便、舒适、快捷和安全的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据《成都市轨道交通远程规划》显示,到2020年,成都将建成16条地铁,线路总长达900多公里,共设车站449座,届时,成都将直达简阳、金堂和天府国际机场,实现机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公交车站的无缝对接,便利的交通,必将进一步促进成都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开拓。
正在兴建的天府国际机场,为成都带来了更大的机遇,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个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这必将使成都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加快,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增强。明天,我们走出去更容易,引进来也更容易,明天,成都会更加美好!
尊老爱幼 助人为乐 蔚然成风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扶贫济困,帮助他人,是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应有品德,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也大大提升,良好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每天翻开报纸或打开收音机,总有很多爱心传递的报道,如:老人被撞倒地,路人前往救助、有的为其撑伞遮雨,有人帮忙拨打120求救,90后的护士窗外冒死救人;扒手图穷匕首见,两协警血洒街头……这些正能量的报道,十分感人,而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也会感受到尊老爱幼的良好气氛,比如在公交车上或乘地铁,总能看见不少年轻人主动为老年人让座的场面,在住宅小区,进出单元门或乘电梯,也有年轻人,很有礼貌的让老年人先走。最近,我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在一家民营医院,医务人员多为年轻女孩,她们衣着整洁,待人彬彬有礼。按体检项目,我依次到相关科室,排队等候,等候检查的人虽不多,但也得有先来后到的规矩,可我每到一个科室总是比其他先到的人先喊号、先检查,开初我还不在意,认为是护士搞错了,后来才发现,这是该医院的一项尊老爱幼的举措,凡是年满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都能享受优先服务的待遇。一家民营医院都十分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相信,一个讲文明、讲礼貌、树新风的成都,明天会更加美好。